红海新闻网 国内社会财经产业企业生活教育旅游健康房产汽车 加入收藏夹
adtop01

世界上首次实现了蛋白质的大规模一氧化碳合成

作者:沐瑶    栏目:国内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21-11-01 13:12   阅读量:19172   

利用工业废气为原料从无到有生产蛋白质。

世界上首次实现了蛋白质的大规模一氧化碳合成。它涉及基因表达,生化合成,生理调节等复杂的生命过程。反应缓慢,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效率低,最终积累的蛋白质含量低。

科技日报讯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与北京首钢郎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月30日联合宣布,经过多年联合攻关,全球首次实现一氧化碳一步合成蛋白质,已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此举突破了天然蛋白植物合成的时空限制,对于在我国饲料蛋白原料对外依存度长期保持在80%以上,大豆进口最高年份突破1亿吨的背景下,弥补我国农业短板,推进国家双碳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薛敏博士介绍,蛋白质的自然合成通常是通过植物体内的自然循环或植物体内具有固氮功能的特定微生物来实现的,涉及基因表达,生化合成,生理调节等复杂的生命过程,反应慢,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效率低,积累的蛋白质含量低可是,人工使用天然一氧化碳和氮源大规模生物合成蛋白质不受此限制因此,合成蛋白质长期以来被国际学术界视为影响人类文明进程和对生命现象认知的革命性前沿科技

经过6年多的研究,首钢郎泽突破了乙醇梭菌蛋白制备的核心关键技术,大大提高了反应速度,创造了工业条件下下一步蛋白生物合成最高速率85%的世界纪录,并成功实现了工业化应用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合作开展乙醇梭菌蛋白效价系统评价,并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项目框架内共同推广应用2021年8月获得全球首个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新产品证书

本研究以含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工业尾气和氨水为主要原料,从无到有生产新的饲料蛋白资源无机氮碳转化为有机氮碳,实现了从0到1的自主创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1000万吨乙醇梭菌蛋白的工业化生产相当于2800万吨进口大豆,其不与人争粮争地,为低成本非传统动植物资源生产优质饲料蛋白开辟了新途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亿吨。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薛敏博士介绍,蛋白质的自然合成通常涉及植物或具有固氮功能的特定微生物中通过自然光合作用形成碳水化合物糖,然后通过三羧酸循环中的多重复杂生物转化和酶促反应,形成蛋白质合成所需的氨基酸,进而合成蛋白质。。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内容摘选

adl03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红海资讯

红海经济

adr1

最新内容